一、基本情况
截至9月21日下午13点,全市共接待游客21.088万人次,较2019年同比减少8.7%;实现旅游收入0.554亿元,较2019年同比减少9.2%。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8.6万人次,较2019年减少18.8%。全市17家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38.5%,较2019年减少近3.5个百分点。
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80人次,检查文化旅游单位162家,协调各文旅单位开展安全旅游、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等工作,指导整改问题隐患91个。未发生重大旅游服务质量投诉事件、安全事故,未发生重大涉旅舆情。
二、市场特点
一是旅游产品供给丰富多彩。我市联合旅游协会举办“乡约黄石”丰收季主题活动,推介“乡约黄石之山水美景”“乡约黄石之古村探秘”“乡约黄石之丰收喜悦”“乡约黄石之红色传承”“乡约黄石之休闲度假”五条黄石精品旅游线路,广受群众期待和参与。黄石矿博园开展“茶话会 游矿博”活动,通过VR线上游矿博、真人cs比赛、赏矿晶、穿手串等活动,让游客真实体验不同场景,在娱乐过程中掌握矿晶的产地、成分和特性等知识。涉旅企业结合时节特点,着眼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创新,开展“迎中秋 手工月饼DIY”活动,深受游客喜爱。
二是文旅融合促进惠客惠民。为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彰显区域文旅特色,提高文旅产品供给质量,黄石矿博园结合本市矿冶文化特色推出以“忆矿史,度中秋”为主题的观看矿史宣传片和探秘地矿科普知识活动,让游客在旅游体验中丰富地矿科普知识。大冶市刘仁八镇龙凤山景区推出“庆丰收·感党恩”农民丰收节暨刘仁八龙凤山第三届红色文化旅游节活动,通过革命历史和革命人物回顾促进红色基因传承。19日晚市博物馆结合传统文化宣传开展“中秋月·黄石情”第四届黄石市中秋汉服诗词晚会,重现大冶铜绿山1:1采矿实景,融入诗朗诵、舞蹈、戏曲、汉服走秀等多种艺术形式,让本地市民共赏中秋文化盛宴。20日,市图书馆联合市妇联开展“家风家训”主题展览,将家风教育融入群众生活。
三是短途周边游、乡村游持续升温。中秋节作为阖家团圆的节日,游客更注重阖家团聚,集体出行。小长假第二日,以探亲游、乡村游、家庭游为主的家庭自助游、短线游等项目盛行,其中楚天香谷景区举办的“田园艺术节”赏花、美食、乡间小集市、非遗展、手工DIY等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各地返乡游客、短途游客明显增多,乡村休闲、购物消费、爬山郊游、自驾旅游相对火爆,占游客总量的75%左右。
四是文化惠民活动形式多样。东风山景区开展“迎中秋、庆国庆”幸运大抽奖活动,龙凤山景区开展超值福利活动,最大力度为市民让利。黄石市群众艺术馆在开铁区张之洞广场举办《2021年“周末百姓大舞台”文艺惠民演出走进铁山》惠民演出,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三、文旅市场安定有序
一是文旅市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为确保中秋小长假文旅市场安全、高效、平稳运行,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积极做好文旅市场疫情防控和对外推介工作。全市各景区、景点严格把好“入口关”,做到“预约、限流、错峰”开放,在严格执行“扫码入园、体温测量、佩戴口罩”三大基本防疫要求外,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核验重点地区游客,对公共场所和设施,每日做到定时消毒。同时,建立员工健康检测制度,实行“一日一进一测”,做好检测记录。全市星级酒店开展定时消杀,实行客房日用品“一客一换一消毒”,提倡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拒食野味。此外,对公共区域定期进行消毒、为游客免费提供免洗手消毒液、消毒凝露等防疫用品。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对旅游产品、旅游线路进行安全评估,持续做好产品质量把控。
二是文旅市场疫后持续恢复。本轮疫情平稳后,我市文旅市场持续抓好恢复重振工作。通过景区、旅行社及行业协会联合开展系列文旅活动,持续抱团狠抓恢复生产。中秋假日期间,王英镇仙岛湖、天空之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20000人,网红景点滴水涯景区深受市民喜爱。
三是文明旅游蔚然成风。为给广大游客提供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中秋假日前,市文旅局组织全市重点景区、星级宾馆、A级旅行社开展文明旅游培训,动员全市旅游行业单位积极开展文明旅游系列活动。假日期间,全市文旅系统党员干部积极下沉重点景区、景点、旅行社,带上红袖章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工作。
中秋假日期间我市旅游市场总体情况良好,未出现景区人员聚集、客流量超限、旅游投诉及安全生产事故等现象,景区无拥堵聚集现象。全市文旅系统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抓好生产恢复,市场运行态势井然有序。
黄石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