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会提出:加快建成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立足黄石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结合文旅部门的职能职责,我们认为,当前要以“诗画黄石”品牌为引领,深化文旅投资平台改革创新,突出“诗画江南 醉美黄石”特色,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将黄石打造成为长江黄金国际旅游带节点城市。
一、打造“诗画黄石”品牌的基本考虑和主要背景
市委对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精准对标、贯彻落实。市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文旅融合发展,突破性发展现代文旅产业”。近期,市十四届党代会报告正在征求意见,其中对文旅事业和文旅工作未来五年发展定位、思路、举措都作了大篇幅的强调。这都为我们做好黄石文旅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在深入学习贯彻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准对标、系统梳理,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用全新的理念和思路谋划黄石文旅工作,确保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黄石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和资源禀赋,我们必须审时度势、顺势而为。黄石是华夏青铜文化和民族工业文明发祥地之一,拥有3000多年的矿冶文明史、100多年的近代工业史和70多年建市史,全市现有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1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6处、一级文物94件(套),中国传统村落1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个。其中,西塞神舟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大冶铁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旧址、华新水泥旧址“四大”工业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特别是东晋以来,苏轼、刘禹锡、张志和、骆宾王、陶渊明、陆游等一批文学名家巨匠,曾在黄石游学隐居、走亲访友,留下了《渔歌子》《西塞怀古》等名篇佳作。在旅游资源方面,全市现有景区24家,其中4A景区4家、3A景区20家,星级饭店17家,旅行社65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荆楚文旅名县1个,省级旅游名镇2个,湖北旅游名村5个,拥有东方山、西塞山、龙凤山、仙岛湖、天空之城等众多知名旅游景区和网红打卡景点,华侨城、百洞峡等一批优质景区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年接待游客数量达1616.6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77.12亿元,是鄂东区域重要旅游目的地。可以说,黄石文旅资源禀赋潜力巨大、特色鲜明,具备打磨成一首好诗、一幅佳画的良好基础,可以大作文章、大有作为。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新期待,我们必须积极回应、努力践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旅服务,就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指标和关键元素。2020年,我国人均GDP连续第二年超过1万美元。专家预测,我国的文旅消费已经到了一个爆发性增长时期。这既是我们的工作动力,也是我们的工作压力。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不断创新文旅消费模式,提高文旅服务水平,着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文旅生活的新期待。
二、打造“诗画黄石”新品牌的思路和措施
黄石是一副无处不在的山水画,但是有画意没有诗情,当诗画融合,这副画才插上了翅膀,才有了文旅融合的契机,才有了差异化异军突起的旅游切口和旅游抓手。我们认为,当前重点是围绕“诗画黄石”品牌,从六个方面着手,打造灵秀湖北的“黄石样本”。
做强做大核心产品。依托仙岛湖景区和天空之城景区为核心资源,近期打造省级旅游度假区,远期打造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黄石矿山公园、熊家境、东方山景区一体化发展,创建矿山-东方山5A级景区。以四大遗址(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旧址、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为载体,通过“五老”的联动串联,打造工业史诗·都市文博旅游区。推动长江游轮母港建设,加快整治长江沿岸整体风貌,推动小红楼-西塞山段景观带全线贯通,打造“十里长江”文旅长廊,打造黄石段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
加快重点项目进度。贯彻“项目为王、干事为先”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持续在项目勘察、策划、包装、招引、对接、督办等各个环节上发力,补充完善全市重点文旅项目储备库和建设库,加快推进华侨城·园博园、中央文化区、东钢新时代文化旅游综合体、毛铺南山文旅、百洞峡文旅等重点文旅项目落地落效,厚植黄石文旅发展后劲。
讲好黄石人文故事。“诗画黄石”的核心是展示文化,故事是文化价值的精华浓缩,“讲故事”则使文化张力得到充分展示。小故事往往产生大收益,好故事往往带来高回报。比如今年春节,《你好,李焕英》成了票房之王,襄阳无疑也是2021年城市文旅营销的最大赢家。下一步,我们要把黄石的文人逸事、工业史诗、矿晶故事、磁湖往事、劲酒传奇、冰淇淋故事等等,讲好、讲活、讲出韵味。要发动全市全社会的艺术创作人才,创作更多的优秀文艺精品,重点鼓励《铁流》《青铜回声》《钢铁脚步》《百年华新》等“工业史诗”主题系列精品剧本创作,力推一批充分反映在地文化的代表性原创作品。
打造经典旅游线路。一条是“跟着伟人去研学”,聚焦毛泽东、彭德怀、何长工、王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黄石的光辉足迹,激活黄石国家矿山公园、鄂湘赣革命烈士陵园、龙港革命旧址、大冶刘仁八红三军团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大力开展研学活动。另外一条是“跟着诗人去旅行”,充分挖掘利用苏轼、张志和、刘禹锡等历史文化名人资源,激活长江、磁湖、西塞山、东方山等旅游资源,推出“踏着诗人足迹打卡”活动,感受他们曾经赏景抒怀时的创作心绪,倾听他们诗词中表达的意境。还可同步在市图书馆、“黄石书房”等载体中,开展“诗词导读、传记导读”等活动。
激活文旅消费潜力。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全面补齐短板、提升品质。特别是支持开发特色旅游餐饮,推出“黄石十大美食”“黄石十大特色小吃”等美食系列,开展黄石“十大名菜”“十大名吃”等特色旅游美食评选活动;创新特色旅游商品,打造特色旅游购物示范街,鼓励引导打造以“矿宝”IP为核心的系列产品;优化住宿业态结构,支持度假酒店、度假村、主题酒店、汽车旅馆、露营地、民宿等多种住宿接待设施的建设;培育夜间旅游,以磁湖为中心,打造“磁湖夜画”夜游圣地,再现“磁湖古镇”,培育一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推进3A级及以上景区加入武汉城市圈旅游卡,积极引进知名旅行社来黄石拓展业务,提高旅行社带团引流入黄积极性;通过政府购买、税费补贴、文化积分券等多种方式,撬动大众文旅消费。
扩大对外宣传推介。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市内市外齐发力,组织开展高密度、立体化、全方位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黄石文化和旅游的“朋友圈”。积极参加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深圳文博会等文旅展会活动;整合利用全媒体资源,持续加大“诗画黄石”主题形象宣传力度;加强与驴妈妈、美团、携程等平台企业的战略合作,不间断推出系列主题“热点”活动;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特别是支持非遗文化走出门,努力扩大黄石文旅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对冲疫情对文化和旅游行业的影响。
三、有关思考和建议
一是深化文旅投融资平台改革。当前,我市市级投融资平台公司均有涉及文旅产业板块内容,但发展参差不齐。前期,市文旅投公司从城发集团划归市国资公司后,对重点文旅项目资源整合、壮大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我局也专门赴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进行考察学习,重点了解武汉旅游体育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运营和管理的模式。武汉旅游体育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由单一的旅游业拓展至旅游、文化、体育、金融、新型城镇建设、广告、物业、城中村改造等多个板块,目前总资产达260多亿。如我市相关企业也能通过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将对全市文旅产业的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和提升。建议进一步优化整合我市市级投融资平台文旅资源,以市文旅投公司为班底,或组建全新的文旅投融资平台,统筹全市文化、旅游、体育三大板块,进行统一的规划开发和管理运营,真正做大做强市文旅投公司等文旅平台公司,进一步促进全市文旅产业快速发展。
二是提请市级层面出台文旅扶持政策。2016年,原市商务委员会(旅游局)和市财政局制定出台了《黄石市旅游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9年,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黄石市关于扶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的奖励办法》。以上文件都涉及到文旅业的奖励项目,但部分条款已经不适应当前黄石文化旅游的发展实际,有的扶持面太窄、扶持效果欠佳,有的操作性不强、难以实施。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我们成立工作专班,对全市文化产业总体情况和薄弱环节进行了摸底调查,同时借鉴武汉、宜昌、襄阳等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黄石实际情况,起草了《关于扶持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奖励办法》,目前正在送审,下步将提请以市政府名义印发。
三是推进“诗画黄石”系列策划和基础工作。邀请国内顶尖文旅规划设计团队,做好“诗画黄石”文化战略发展策划、“仙岛诗画”小镇文创项目策划、“诗画黄石”市场调查、骆宾王归隐谜案溯源、“诗画黄石”研学课件、鹅冰糕文创设计等六个方面工作,进一步厘清思路、扩大影响,为品牌发展探究方向、谋划空间、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