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
黄石地方党史小故事之六
阳新龙港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5年,阳新县第一个中共支部在龙港成立,相继领导了茶寮、朝阳、黄桥三乡农民大暴动。1927年,中共阳新县委在此组织了秋收暴动。
1929年秋,李灿、何长工率领红五军第五纵队挺进鄂东南,设司令部于龙港。10月,红五纵队在龙港游击队配合下,一举歼灭了龙燕区的最后一支反动武装——洞下的民团,缴枪百余支。1930年,彭德怀、何长工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进驻龙港,开辟了以龙港为中心的鄂东南革命根据地。
彭德怀带来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在龙港创办了兵工厂、被服厂。苏区工业的创办,对于支援革命战争,改善军民生活,改变了苏区的经济结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同时,由于战事频繁,技术力量不足,资金、设备缺乏等原因,苏区的工业水平是比较低的,产品不丰富,尤其是西药、食盐等的生产,还不能满足苏区军民的需要。创办了红军后方医院、彭杨学校。协助龙港党组织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红五军以龙港为依托,横扫赣北、鄂南、鄂东10余县反动武装,巩固和扩大了鄂东南革命根据地。1930年6月,红五纵队由初来时的300人发展到5000人,扩建为红八军。
1931年2月,在粉碎了敌人第一次“围则”的凯歌声中,中共鄂东特委和鄂东工农革命委员会迁来龙港。随后,共青团鄂东(南)特委、鄂东南苏维埃政府、鄂东南政治保卫局、鄂东南总工会等党政机关相继建立,组建了军校、报社、银行、医院、兵工厂、纺织厂、军校等48个机关单位。群众称之为“四十八大机关”。龙港成为湘鄂赣边境鄂东南苏区21个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时有“小莫斯科”之称。
(摘自《黄石百年纪事——近代史迹整理》/陈继林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8.5)
黄石市图书馆馆藏图书K296.33/254